岁至深秋,位于津南区北闸口镇正营村的2000亩小站稻进入了集中收割期。连日来,村民们紧抓晴好天气,组织大型机械下田作业,确保成熟稻谷颗粒归仓。
站在田畴边放眼望去,一派忙碌的景象。几台收割机正在阡陌纵横的稻田里来回穿梭,隆隆声响中,成排的金黄色稻穗被卷入收割机中,随着齿轮转动,谷粒、稻草迅速分离。不一会儿,颗粒饱满的稻谷从出粮口倾泻而下,被装进运输车辆,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。
“我们今年种植了金稻939、津源U99、小站稻1号等品种,前期的极端天气给收割带来了一定影响。”正营村党委书记苏利军介绍,“目前,我们已经收割完毕近一半的稻田,预计再有一周左右就可以做到全部归仓。”
据了解,正营村地处小站稻核心原产区,耕地面积广阔且由集体管理,紧邻月牙河、四丈河,水资源丰富,水土条件十分适宜水稻生长。近年来,该村始终将发展小站稻种植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、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,2023年,正营村种植生产的“盈跃”牌小站稻被认证为“津农精品”。
“今年,我们预计给村民们分120万斤左右的稻谷,剩下的会加工成‘盈跃’小站稻进行销售。”苏利军说。









津公网安备12011202000286
